办公室灯光明亮,几个准备休假的同事正兴致勃勃商量着要去哪里度过夏天。
夏理穿过走廊,场景一瞬切换。
他自然地挂起笑容,融入到所处的环境之中。
这一整天夏理都心不在焉,直到临近傍晚,宋濯毫无预兆地出现。
夏理还以为对方会趁暑假出去玩。
意外的,宋濯却等在门外问可不可以请他吃饭。
夏理晚上还得回来一趟,因而两人随意找了家附近的餐厅,坐在临街的小桌旁,点了两份当日套餐。
“我这几天在看烹饪教程,等做好了给学长带饭。”
等待上菜的时间里,宋濯点开相册,向夏理展示起了这几天的尝试成果。
实验室离食堂有些远,有时太忙,夏理就干脆不去吃饭,只在休息室吃点饼干。
宋濯为此忧心过好长一段时间,彼时却找不到上前搭话的由头。
后来夏理再去休息室,零食架上总是塞满了中文包装的点心,成堆地罗列,渐渐完全符合了他的口味。
“休息室里的零食是你带的吗?”
单调的生活将夏理对外物的感知变得麻木,他这时才意识到组里无非他与宋濯两个中国人。
那些零食又不会凭空从柜子里长出来,实际上这句问句都算是答案。
“学长爱吃吗?爱吃的话我明天带去,家里还有很多。”
宋濯不回答是与否,反将话题抛回给夏理,不想对方为此太过困扰。
他说罢从篮子里撕了一小块面包,笑着放进嘴里。
仿佛在暗示夏理,不必说那些客套的话。
夏季的巴黎日落太晚,过了七点也依旧是明朗的天色。
夏理莫名不敢直面宋濯过分真挚的目光,逃避着移开视线,遥遥望见圣母院被烧毁的屋顶就环抱在对方身后。
夏理是被过度‘使用’的小孩,比起来自他人的好意,他更擅长接受来自他人的指令。
宋濯全然不设限的对白让夏理陷入到对自身的茫然之中。
懵懵懂懂意识到平等的关系本该如此,又浑浑噩噩不习惯接纳这样热烈而纯粹的情感。
夏理面对宋濯,少有地表现出迷茫。
他没办法说出口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爱人,更何况宋濯的喜欢如此青春,如此珍贵。
夏理又一次想到,要是坐在这里的,是十六岁的自己就好了。
两人吃完饭再回实验室一趟,出来时终于见到些许暮色。
天空阴沉沉像是要下雨。
夏理和宋濯不顺路,推拒了半天,这才让对方答应在岔路口分别。
“不用管我了,学长快点回去吧。要下雨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