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站文学网

神站文学网>混在特区那些年 > 第1034章(第1页)

第1034章(第1页)

第1034章

在这个时代,最值钱的东西不是什么物品,而是一个特殊的名词,“指标”或“批文”。

陈东方在老家的时候,有一个同学就从机关调进了县物资局下面的金属公司,当时钢材是紧俏物资,平价和议价差距很大,弄上一吨钢材的平价指标倒腾一下,相当于几个月甚至于半年的工资收入。因此,金属公司就成了香饽饽单位,不乏一些有门路的人从机关进入这种单位,只为了搞一些指标牟利。

指标和批文的盛行,是源于当时双价制的存在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计划内平价钢材价格每吨约700元,而市场价即议价钢材价格高达1800元。两者差价达到1100元,走门路找领导批一张一百吨的钢材指标,就可以纯挣十万元。而当时,一个万元户还是罕见的存在,更何况十万元户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人靠倒腾批文和指标赚了第一桶金。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大企业从东北收购了粮食,然后运到香江,再进口到特区,之所以如此费尽周折,不直接从东北到特区,而是要绕行香江,是因为他们搞不到运输指标。一个姓王的人通过关系解决了玉米运输的问题,短短一年就赚了300万。后来,这个人拿着这个钱创办了房地产企业,成为著名的房产大亨。

陈东方当然知道这批文的重要性,但在他和哈大海之间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先谈清楚,就是双方的利益分配。

陈东方喝了口茶,问道,“老哈,搞到一批进口货物的批文,非常不易,不知道利益上怎么分配?”

哈大海看了刘主任一眼,还没来得及说话,刘主任就抢先说道:“一共四方参加分配,总盈利按四股计算,每股各占两成半!”

“四方?”陈东方和柳姐面面相觑,这屋内一共四个人,陈东方和柳姐肯定算是一方的,刘主任肯定是想要算一方,再加上哈大海一共三方,从哪儿出来的四方?

刘主任胸有成竹地道,“我算一股,我的表哥算一股,哈大海算一股,你们俩算一股。。。。。。”

陈东方听了,哑然一笑。刘主任的算盘打得太好了,他们这边算了三股,自己这边才算了一股。。。。。。

陈东方夹起一筷子菜,吃了一口,不紧不慢地说,“老哈,你们想得太好了!你们这是把一盆肉都扣在自己头上,连汤也不给我们留下!”

哈大海何等聪明的人,立刻明白了陈东方什么意思,陈东方这是对刘主任提出的分配方案不满呢。陈东方和刘主任没打过交道,所以只能跟哈大海打着哈哈交涉。

哈大海已经跟刘主任有了一腿,自然要维护刘主任的利益。“东方老弟,你讲这话是什么意思?你看,这满桌的饭菜,我们没动几筷子,都给你留着嘛,我们没有把肉都吃了,哈哈哈。。。。。。”他指着满桌的饭菜,装疯卖傻地说,“刘主任,你给我作证,我是不是说过了,咱们只吃点开胃菜!”

陈东方差点给哈大海气笑了,满桌的饭菜,哈大海和刘主任已经吃的乱七八糟,四只海参他们吃了两对,鲍鱼只留下壳子,海虾只剩下几只头,唯独两个素菜基本没动。哈大海竟然说他们俩只吃点开胃菜,真是睁眼说瞎话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